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及器械的不断进步,许多中心开始尝试使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而超声在诊断、介入治疗及术后随访中则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到底是不是静脉曲张
近日,北京的杜昕医生在《今日头条》上分享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下肢静脉曲张案例,引发了业内对于由手术医生亲自进行超声检查这个话题的热议。
为什么当地医院的超声科对于肉眼看起来都非常明显的静脉曲张,超声报告却是是“静脉未见异常”呢?为什么当地医生要手术废弃大隐静脉,而最终杜医生要保留大隐静脉呢?小编带着两个疑问请教了刚下手术台的杜昕医生。
据杜昕医生介绍:静脉曲张的超声检查,我国大部分医院都有一个严重的操作误区:让患者平卧位做静脉超声检查。
“当患者平卧的时候,静脉压力明显降低,静脉曲张也就不明显甚至消失。而且在平卧状态下,无法准确反映静脉返流的严重程度。”杜昕医生解释道,“正确的做法是患者应该采用站立位。”
为什么看似一例典型的大隐静脉曲张,而杜医生最终否定了这个诊断,决定保留大隐静脉呢?
不可忽视的超声血流动力学评估
原来,医生对静脉曲张的肉眼观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不少情况下是盲目的手术。而杜昕医生在术前做了超声血流动力学评估,就可以把静脉曲张的来龙去脉调查得一清二楚:这个案例的曲张静脉并非来源于大隐静脉病变,而是来源于小隐静脉的返流!
许多静脉病专家意识到血流动力学因素对于静脉曲张发病的重要性,而超声是评估这一要素的重要工具。从90年代开始,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血管外科医生学习超声技术,并在静脉曲张门诊中使用超声血流动力学评估。
便携超声会是下一个听诊器吗
在我国,张强医生集团倡导静脉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常规为每一位医生的诊疗活动配备便携超声设备,由主刀医生亲自为患者做超声和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可以更有效地对疾病的根源作出判断,减少并发症发生。
近年来小型化 、专科化 、智能化的便携超声为临床医生们带来了更多可能。便携超声的易携带性和易操作性,方便进入临床科室,以及下沉到基层,解决很多场景下超声的使用困难。
小小体积集成更多智能功能,满足对全身多个部位、多种临床应用需求的操作,能大大提高诊断效率。便携超声还具备了远程互助功能,实现普通用户与行业专家之间、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型医院之间的无缝实时合作交流。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创新升级、医疗模式的变革与发展,便携超声会像听诊器一样,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
飞依诺致力于专业医疗彩色超声诊断仪自主研发与生产、销售。累计研发投资超5亿元,600名员工分布全球,拥有143项专利技术。成立以来,研发超过90款彩超产品,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进入超过400家三甲医院,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超声品牌。
(本文为公众号国际静脉病论坛授权转载与改编。)